小家電維修時 都會遇到哪些騙局?
一、小廣告留一次性電話號
市場上的小家電維修70%均是通過社區(qū)、樓道、家門口上的小廣告實現(xiàn)的。為了避免承擔售后糾紛風險,很多家電維修點采取“一錘子買賣”。他們印在小招貼上的電話號經常變更,修完一次后下次再打,很可能就打不通了,“如果是好事(比如,還有其他家電需要維修),他便答應下來。而如果是壞事(比如上次維修完后,沒多久又壞了),他便稱,您打錯電話了?!?/p>
二、收據故意寫錯維修項目
有些消費者為了省下上門服務費,會選擇去家電維修實體店。維修完后,消費者要索要收據,并確認收據內容,比如,明明是電視里的高壓包壞了,維修人員在收據上就寫成“電路板損壞”。如果沒修好,下次拿著收據再來找他,他就會說,從收據上看,上次是電路板壞了,而這次是高壓包壞了,這樣他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再收維修費。
三、暗渡陳倉 “預留”故障
如果是初次接觸,有些修理工會故意給你一些甜頭。比如,向你展現(xiàn)熱情的服務態(tài)度,初次上門先是收取較低的費用,但其實這都是“障眼法”。這樣的維修工會在維修的過程中,趁你放松警惕不注意時“暗渡陳倉”,故意在你送去維修的小家電上“預留”故障,讓小家電在不久后又出新的問題。
四、偷梁換柱 以次充好
一般的小家電維修門店同時也回收舊家電,把幾十塊錢回收來的舊家電進行拆解后,將舊的零部件掃掃灰,用新的包裝袋密封后就可以當新的賣了。按照回收價的比例,一個舊彩電的電路集成塊也就1塊錢,但是充當新的賣就可以賣到200元。而所謂“偷梁換柱”,就是在維修時偷偷把客戶電器上價格昂貴、質量很好、沒有損壞的零件換下來,換上廉價的或從舊電器上拆下來的零件,不知情的消費者只能被蒙在鼓里。
五、無中生有 小題大做
按下小家電開關,如果電器不工作,這可能會是10多種原因造成的。由于大多數消費者不懂家電的維修,這就給修理工們留下隨意“發(fā)揮”的空間。明明是開關本身壞了,花10塊錢換一個就好了。有些修理工可能會告訴你是集成電路板壞了,維修費得200塊錢。
甚至,有些修理工面對一些老年的客戶時,還會無中生有。明明是電腦顯示屏的開關沒開導致屏幕不亮,硬要說機器的主板壞了。
小家電為什么維修難?
在身邊的很多朋友,經常會抱怨,小家電幾乎就像是一次性用品,一旦損壞,維修無門。例如,幾百元的小家電如豆?jié){機、烤箱等確實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和便捷,可過了“三包”期,小家電一旦出現(xiàn)故障,維修問題常讓市民進退兩難。
很多人都認為維修不劃算,所以小家電維修市場需求也不高。另外,維修小家電,收費高了,消費者不干,收費低了,自己也覺得劃不來,小家電的小問題多,需要備很多配件,但很多小家電的零部件都沒有形成統(tǒng)一標準,各個配件通用性很差,所以很多配件備不齊,索性就不維修了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基于環(huán)??紤],國家應該針對小家電的回收出臺一個“以舊換新”的政策,這也是對市場的一個優(yōu)化。
如何才能不上當?
一、用戶千萬不要千萬不要輕信樓道、路邊的維修廣告宣傳。維修任何家電,一定要查驗維修服務部是否有維修經營資質或經營證照。同時,可以找到相應的家電客服電話或到家電大賣場的品牌專柜詢問、核實正規(guī)家電維修企業(yè)信息。
二、在維修人員上門前,先問清楚收費項目、標準以及能否出具正規(guī)發(fā)票等事項,如果對方不肯明碼標價、不能出具正規(guī)發(fā)票,盡量不要約請這種人員上門服務。
三、各品牌企業(yè)售后服務商的維修人員會穿著帶有企業(yè)品牌或名稱標志的工作服并佩戴證件,消費者在接受服務前要注意查驗。接受服務后及時索要正規(guī)發(fā)票,如發(fā)現(xiàn)上當受騙,及時撥打舉報投訴電話。
寫在最后:
面對復雜的維修市場,除了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以外,企業(yè)也要加強專業(yè)人員的培訓,督促相關人員考取資格證書,提高從業(yè)人員基本水平和素質。同時,執(zhí)法部門也要加強市場管理,掃除監(jiān)管漏洞,規(guī)范相關定價統(tǒng)一標準,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潔凈、安全的家電維修市場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